当前位置:首页
烟台划定陆上湿地保护红线 3年内建3处湿地公园
百度 不过,诉讼不是最终目的,希望相关方能最终实现共赢。 走进河北省兴隆县南天门满族乡杨树岭村,问及村里的变化,村民都特别感慨:村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,现在的日子好过了!
杨树岭村的变化离不开南天门满族乡第十一届人大代表、杨树岭村党支部书记李占生的全心投入和无悔坚守。
如何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、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是一名人大代表必须学习和思考的问题,因此,从任职的第一天起,李占生就努力探索,将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庄严承诺付诸行动,甘愿无私奉献,并持之以恒。

左3为李占生,收集群众意见、建议
“想干、敢干、愿干”,建成代表工作站
“有了一心为民的想法,可如何更好地付诸实践呢?”“能不能发挥人大代表的联动作用?”“可不可以把人大代表集中起来常态化开展活动?”这一系列问题不断萦绕在李占生的脑海中。于是,他主动向乡人大主席团请缨,想要在乡里争取一个代表工作站的名额,集中驻本村的各级人大代表,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。
“我想当好人大代表,不是为了当领导,代表工作站要由德高望重的老代表来当负责人,我愿意服从领导,敢当先锋官。只要能够为民服务,干好本职工作,给老百姓谋福利,我干啥都行。”这是李占生的心里话,更是一个来自乡村的人大代表最朴实的承诺。
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杨树岭村建成了第一个村级人大代表工作站,负责人由乡人大指派的经验丰富、任职时间长的县人大代表担任,李占生则担任管理员,承担了大量琐碎的工作。他们把6名人大代表全部集中起来,让代表们统一行动、统一管理、统一活动,不再“单打独斗”。
自从建成代表工作站以来,他们累计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活动15次,参与活动的人大代表达120余人次,提出意见建议16条,其中有5条建议向人代会提交。代表工作站在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“走劲、走近、走进”,深入群众听民意
杨树岭村地处兴隆县南天门满族自治乡北部的深山区,全村有104户321口人,分布在多个自然村中,部分村与村相连接的山路崎岖难行,群众出行很是不便,是周边自然条件较差的省定贫困村。
“没有一副好脚力,在大山沟沟里是没有出路的。”这是老一辈人常说的话,也是山区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因此,在代表工作站每年的活动计划里,总会有这么一个月,全体人大代表集体出动,铆足“脚劲”,分片包户,走近群众,听取民声民意,了解基层的痛点、堵点,解决当前的重点、难点。
这就是李占生为充分发挥代表工作站效用倡导的“走访月”活动。“当人大代表为了啥?除了党的信任,更多的是要解决群众的困难。‘离了党没有魂,远了群众没有根。’我们要有一副好脚力,才能在大山沟沟里带着群众闯出去。”就这样,人大代表走近群众身边,听他们唠家常,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,逐渐走进群众的心里,打消他们的顾虑,听他们聊乡情村事,了解村民真正的所需所盼所愿。
作为管理员的李占生在走访工作上更为积极。他不知走了多少次山路,磨破了多少双鞋子,边远的山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。他详细记录下每个家庭的生活情况,从饮水安全到住房修缮,从孩子上学路远到老人看病困难,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牵动着他的心。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,人大代表根据调研情况着手制定计划,向上级争取支持解决群众最为急迫的问题。
通过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,杨树岭村发生了巨大变化:张大姐家的门口晚上亮堂了,新装的40盏路灯让她不再担心夜间出行摔倒了;李大娘的家门口漂亮了,300米长的路上,400株绿化树木点缀了沿途的家家户户;李大爷家门前干净了,垃圾直接入桶,垃圾车、吸粪车定时定点过来收集;李大哥不再担心在山沟里生活交通不便了,29户、86人易地搬迁,让大家都住上了新房子;赵大姐不再担心家里老人生病了还得往乡里跑了,村里卫生所配置的设备、药品,能够满足基本医疗服务;有就业需求的村民,能够在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听取每季度定期举行的种植、养殖、家政等技能培训了。
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李占生等人大代表的努力下,真正成为了现实,父老乡亲在人大代表的帮助下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。

左2为李占生,入户调研
“关心、上心、用心”,问计于民促发展
“颜值是面子,气质是里子,现在面子有了,如何让村子‘有里有面’?”这是李占生在全村面貌得到改观后最为关心的问题。他将这一问题带到了工作站集体会议上,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全体成员进行了调研。通过挨家挨户走访,实打实地谈话,最终找到了村级发展之路——“兜里有钱,腰杆才硬;乡风文明,气质才足”。
李占生对如何提升村民素质、创造良好风尚这件事非常上心。根据在调研中收集到的群众的意见建议,他主动向党支部、村委会提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想法,将抵制高价彩礼、铺张浪费、封建迷信等内容纳入进来,倡导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小事不办的新风尚,以村规民约引导全村移风易俗。在他的带领下,全体人大代表深入群众,入户宣传文明乡风、和谐家风,很多群众在潜移默化间受到感染,也自发加入宣传行列,成为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者、实践者。
为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,李占生三赴东北,实地了解软枣猕猴桃的管理技术,用心记录经济效益情况,并牵头流转36户农户的285亩土地进行栽培,建成杨树岭高效农业软枣猕猴桃基地。经过几年的经营管理,果园现建有围栏6000延米、藤架160亩、水井3眼,栽植了龙城二号、海佳、萨多瓦、桓优一号、A16、陕西红果、日内瓦等优良品系10 余个,年收入可达30万元,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。
现已年近六旬的李占生,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务实的工作作风,在“白加黑”的工作实践中彰显着一名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。有人问他,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拼命图什么。他说,乡亲们选我当代表,是对我的信任,我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。只要能让村里富起来,大家的日子好起来,我再辛苦也值得,这样的选择我不后悔。(作者:高英博 赵迅 单位:河北省兴隆县人大常委会)
编 辑: 张峻铭
责 编: 于浩